走进黄金时代 网络营销惊现“病态”

发布时间:2014-09-22 17:40:07 阅读次数:

网络“推手”无处不在

  “中国的网络营销正在进入‘黄金时代',2009年整个中国的网络营销增长了约20%.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表示。

 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网络营销。“不断增长的网络营销品牌的广告客户就证明了这一点。”陈刚说,热闹的网络红人和无处不在的网络推手,其实只是蓬勃发展的网络营销业的一个缩影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09年12月,我国的网站数已达323万个,2009年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。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,无疑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
  “网络上,信息生成速度比其他媒介都要快很多,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又令信息不可控,层出不穷的网络新媒体、新形式为企业带来很大的外部风险。如2008年戴尔的’报价门‘、娃哈哈的’偷税门‘、王石的’捐款门‘.”陈刚分析说,对网络信息的随时监控,已成为企业的一种巨大需求。

  实际上,除企业外,电视台及其节目、影视作品、地方政府等,也纷纷成为网络营销的积极使用者。此前,张家界借势《阿凡达》将“南天一柱”改为“哈利路亚山”,据传,就有网络推手的身影。

  让消费者变成营销活动的主体

  曾经以网络游侠方式叱咤江湖的网络推手,正在被一个更现代、更商业化的模式所收编,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“营销模式”.

  记者的一位朋友李先生的博客几天前被一家网络推广公司“看中”.他们希望能在他的博客上放个关于一款新车的试驾体验,且里面颇多溢美之词的稿子,并说可以支付他几十元的费用。但李先生因担心误导读者,最终拒绝了对方的要求。

  着名网络推手阿任告诉记者,他们称这些方式为“社区营销”.所谓社区营销,是指通过包括网站论坛、讨论组、聊天室、博客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,展开的一种服务于企业或者产品的新兴营销方式。

  前不久,英特尔就曾与网络红人“小胖”合作拍摄了“跟我斗,你太嫩”的系列视频,随着网民的自发转帖,其植入的某款处理器广告也得到了传播。

  陈刚将此营销行为概括为“创意传播管理”.“在互联网营销中,要做的产品就是要创造沟通源,即:要提供或者生产能强烈吸引用户的东西。有了这一点,不需要特别好的平台,信息自己就会扩散。”陈刚表示,关键是要吸引消费者参与内容创造,变成营销活动的主动主体。

  网络营销业呈金字塔结构

  “这一行,这几年发展非常快。”

  这是陈墨网络营销机构创始人、总裁陈墨的切身感受。

  依靠“芙蓉姐姐”起家的陈墨,“起初并没有看到其中的商机”,直到2006年下半年,不断找上门的客户才让他意识到“这是个很有潜力的行业”.2007年2月,陈墨成立公司,营业额年增长均超过100%,员工也从最初的两人,发展到如今百多人。但在网络营销这个行业中,陈墨坦言,自己的公司还只是很小一部分。

  客户对网络营销需求的常规化和普及化,催生着从业者数量的不断增加。由于难以统计,陈墨估计,“仅大大小小的网络推手公司,就已有至少数千家。”

  经多方调查,记者发现,目前网络营销业呈金字塔结构分布,处于散点异质竞争的状态,最领先的企业,市场份额不足5%.

  位于塔尖的是4A级广告公司及传统公关公司设立的网络分部或开设的子公司,它们进入行业较早,服务客户多为大企业,处于第一梯队。

  处于第二梯队的,主要是较早从网络推手升级而成的公司,有独立接单能力,相对比较规范。

  位于第三梯队的,是大量的行业新进入者,多是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,其中也不乏作坊式、未经工商注册的工作室,或是单枪匹马的“个体户”,自律方面相对较差,鱼龙混杂的现象比较突出。而处于产业最末端的,是为数众多的发帖公司、网络“水军”等,他们以承接分派的任务为主,“主要是干力气活儿。”